close
每次從沈淪到復活,
都有一段時間。
我上次環島回來之後,就開始沈淪到現在。
跟烏龍抱怨自己的生活很沒有意義,但烏龍的解讀是,我可能作了有意義的事,
而自己並不這麼覺得。
那天看了蔣勳的生活十講,裡頭講了一個觀念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官學,而他的官學就是什麼都要美美的。
我想,自己的官學也或多或少有這樣的味道,做到完美才想要做,
遇到不完美的事(尤其是在自己很努力之後),就開始會退縮。
這是一個不好的習慣,
完美不是問題,問題是遇到預期外的事時的反應。
也許不是生活變得比較有意義,而是轉念。
受化學老師的影響,17班的小朋友說我非常樂觀,每天都很開心。
「為何這麼早來啊?」我早點去上課時,他們這樣問我。
「因為迫不及待看到你們啊。」我回答出這麼噁心的話 ~__o
113的小朋友更是high到不行,也是很喜歡上他們的課,
充滿無限的想像與衝勁。
那天有個113的小朋友跑來問我:「老師,我之前請假沒來上數學課,你可不可以幫我補課?」
於是在重補修之前的二個小時,我就幫他上之前沒上的部份。
上到一半時,腦子裡突然晃過之前在念泛函讀書會的分享,
懷念起了念雜書充實自己的生活。
幾個之前教過的學生會跑來和我聊天。
我會想到自己好像一直停滯在某個部份一直沒前進,
而我的學生像塊海綿似的不斷吸收著知識,
這樣的念頭像個救生圈將我從沈淪中救出來,
生活該更充實才是。
我承認自己是個很樂觀的人,人生不就該這樣奮力向前嗎?
全站熱搜